標題圖片
衛教資料圖片

衛教資料

姿勢性心搏過速症候群(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, POTS)
在年輕女性,此病經常為從躺到站或久站後產生頭暈甚至暈厥(短暫意識喪失)的原因。
頸部血管支架介入治療方式在中風預防的角色
腦中風的病患約有75-80%是缺血性中風,而頸動脈狹窄是缺血性腦中風的極重要原因,在國外文獻中約占20-25%,東方人這方面比重略低...
頸動脈血流重建
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,65歲以上老人佔人口約10%以上,而據估計在65歲以上的老人大約有5-9%會有中度至重度的頸動脈狹窄(≧50%的管徑狹窄),這也正是造成腦中風的重要原因。
頭頸部動脈狹窄與腦中風
根據統計,頸動脈嚴重狹窄是造成缺血性中風的主要原因之一,約佔所有缺血性腦中風的1/4。因頸動脈血管嚴重狹窄而發生中風者分為二個部份,一部份是事前毫無預警,也就是沒有任何症狀而突然發生的...
搶救腦中風新方法-機械式血栓移除系統
時間等於救腦機會:腦動脈阻塞後之幾個小時內,中風壞死區域會隨時間而增加,神經學缺損也漸加重。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愈早開始打通阻塞之動脈,最後留下之神經缺陷會越少。因此一旦疑似中風,應分秒必爭地緊急到醫院。
腦溢血
腦溢血發生的原因有很多,包括血管異常、抽菸、喝酒等,都可造成血管破裂出血。不過長期高血壓,尤其是控制不良之高血壓,為腦溢血最主要的原因。
腦中風與腦血管疾病營養師的叮嚀
肥胖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吸煙…等為腦中風與腦血管疾病之危險因子,而健康的生活型態與良好的飲食結構,可減少或改善危險因子,有助於腦中風等腦血管疾病的預防與治療。
腦中風的簡介及其預後
簡單的說,腦中風是指腦血管或腦循環出現異常,導致腦部組織受到傷害所造成的各種臨床表現。腦血管病變包括腦血管阻塞(梗塞性腦中風)和腦血管破裂(出血性腦中風)兩種...
新型口服抗凝血劑於心房顫動中風的預防
一名診所執業的中年小兒科醫師,患有非瓣膜性心房顫動疾病,曾發生輕微缺血型腦中風但復原良好,於中風後開始持續服用抗凝血藥物warfarin,以預防心臟血栓形成所引起的腦中風。
出血性中風之外科手術方法
出血性中風有很多種不同型態,可能是動脈瘤出血導致的蜘蛛網膜下腔出血,或是動靜脈畸形引起的腦內出血、腦膜下或蜘蛛網膜下腔出血,或是比較常見的高血壓性腦內出血;本文主要探討的為高血壓性腦內出血。
1 |  2 |